回上列表
中國強硬反制對美關稅增至84%,特朗普暫緩部分國家關稅但對華增至125%
2025/04/10 08:30
中國強硬反制對美關稅增至84%,特朗普暫緩部分國家關稅但對華增至125%:4月9日A股強勢反彈,科技股全線回暖,市場逾4500股上漲,北證50大漲超10%。上證指數放量收漲1.31%報3186.81點,深證成指漲1.22%,創業板指漲0.98%,北證50漲10.27%,科創50漲4.31%,萬得全A漲1.72%,萬得A500漲1.13%,中證A500漲1.23%。A股全天成交1.74萬億,上日為1.65萬億。在中國提出反制34%對等關稅後,美國對華加征額外50%關稅到昨晚揚言增至125%,對部分未進行報復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暫停措施,而中國再次反制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進一步提高50%至84%。歐盟投票通過對美徵收25%關稅反制措施,本輪反制主要針對美方鋼鋁關稅。美股暴力反彈,納指漲超12%。美股科技七巨頭至少收漲近10%,特斯拉漲近23%。中概大漲。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沖高回落,盤中一度升超20個基點。離岸人民幣一度反彈超800點,漲破7.35,比特幣盤中漲超8000美元,逼近8.3萬美元。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多數官員認為通脹可能更加持久,交易員大幅削減對美聯儲5月開始降息的押注。4月9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飆升至4.46%,亞洲盤中單日漲幅達20個基點,較本周初累計上升近60個基點,創下1981年以來罕見的三日大幅波動紀錄。此次美債市場劇烈動盪的一個核心誘因,是大量使用杠杆操作“基差交易”的對沖基金被迫削減頭寸。對沖基金遭遇“融資壓力”,觸發強制平倉潮。
此前受對等關稅影響最多的消費電子尤其蘋果電子產品在關稅暫緩後部分進入美國或可通過越南等地轉口獲得喘息機會,二季度或引發囤貨搶購,但在中國銷售仍面臨關稅反增壓力,若後續漲價疊加自身創新能力及競爭力降低,中國市場華為、小米、Oppo、Vivo或成替代,全球智能終端市場再迎變局。而與北美雲巨頭緊密綁定的光通信產業可從泰國轉口,關稅壓力暫緩。在半導體方面,中國對美加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貨物原產地條例》,原產地需滿足“完全獲得”或“實質性加工(如製造工序、增值>30%以上)。美國芯片巨頭如英偉達、高通、AMD等通過台積電或三星代工、大部分于亞洲完成封測後基本受影響相對較小。而多在美國本土代工廠製造的如Intel、TI、ADI、美光、安森美、Skyworks等影響更大。中高端模擬芯片和半導體設備當前國產化率仍低多在10~15%,中國企業在相關領域去美化與國產替代進程已是大勢所趨。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白皮書除前言、結束語外共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中方認真履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美方違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有關義務;中國踐行自由貿易理念,認真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損害雙邊經貿關係發展;中美可以通過平等對話、互利合作解決經貿分歧。白皮書指出,美方近期先後發佈“美國第一”貿易、投資政策備忘錄和“美國第一”貿易政策報告執行摘要,對中國產品全面加征額外關稅,包括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中國加征關稅、徵收“對等關稅”並進一步加征50%關稅,還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提出徵收港口費等301調查限制措施。這些以關稅等為威脅、要挾的限制措施是錯上加錯,再次暴露了美方典型的單邊主義、霸淩主義本質,既違背市場經濟規律,更與多邊主義背道而馳,將對中美經貿關係產生嚴重影響。中方已根據國際法基本原則和法律法規,採取必要反制措施。
日本最高外匯事務官員三村淳稱,針對美國關稅,已舉行三方會談,會議討論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走勢;正在與G7、亞洲國家當局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信息交流;將繼續與國際組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合作;同意盡最大努力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穩定;首先需要努力取消這些美國關稅;正以高度緊迫感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與美國財政部進行了一系列討論。滬指4月7日大跌7.34%後8日、9日國家隊出手維穩。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中國電科等兩日內相繼宣佈增持ETF,4月8日中央匯金首次明確其類“平准基金”的職能作用,央行稱“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金融監管總局上調險資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上限。國務院國資委表示,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表示,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4月9日出版的《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和《上海證券報》均在頭版發表文章,聚焦穩市舉措合力托舉A股。此外,大批企業發佈回購增持公告,為市場注入增量資金。據不完全統計,僅24個小時內近200家上市公司發佈逾200條回購增持相關公告,其中多為央國企和行業龍頭。國家隊先後出手托底大盤股、小盤股,把握節奏維穩市場提振信心。不過中美互課重稅仍存不確定性,後續繼續關注關稅談判,預計中國將繼續從政策工具箱中適時出臺對沖政策,擇機降准降息等。建議關注關稅暫緩後暴跌出口板塊的反彈機會,繼續關注內需消費、自主可控等。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