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二是科技分化:半導體設備(北方華創)受益於關稅豁免後的國產替代邏輯,但消費電子(立訊精密)受蘋果供應鏈擾動承壓;AI算力、人形機器人等新質生產力主題仍受政策加持,但需警惕一季報業績證偽風險。
外圍市場方面,關稅前景不明,美股漲勢受限,美股三大股指未能守住大部分漲幅,最終均小幅收窄至0.8%以內。中概股跑贏大盤,中概指數漲超3%,阿里漲近6%。美聯儲公佈通脹預期後,兩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跳水超10個基點。美元指數兩日跌破100、逼近三年低位。離岸人民幣漲破7.28後一度回落超400點。比特幣盤中漲近3000美元,漲破8.5萬美元。美國財長貝森特“救市”:沒證據表明主權國家拋售美債,有必要可以加大美債回購,秋季將討論下一任美聯儲主席。媒體報道,特朗普表示,他正在研究豁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關稅的可能性,以便讓汽車公司有更多時間在美國建立生產基地。
經濟基本面,3月中國按美元計出口同比增長12.4%,遠超市場預期,顯示出外貿在複雜國際環境下的強勁韌性。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全球需求的回暖以及中國製造業的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尤其是新能源產品(如鋰電池、電動汽車)和高附加值裝備(如船舶、專用設備)的出口表現亮眼,分別增長43.2%、18.8%和16.2%。民營企業繼續成為外貿增長的主力軍,一季度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占比提升至56.8%。對東盟、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的出口增長尤為顯著,分別達到7.4%、9.6%和5.2%。此外,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規模再創新高,占整體外貿比重提升至51.1%。3月進口同比下降4.3%,儘管工業生產增長帶動了部分零部件和設備的進口,但整體消費市場仍顯疲軟,內需的恢復仍需政策進一步支持。
4月16日中國一季度GDP數據分佈(預期5%),同日為華為開發者大會(鴻蒙生態)可能催化AI算力、消費電子情緒,但需警惕半導體板塊因關稅豁免後的資金分歧。綜合來看,當前大類資產交易主線已由AI敘事切換為關稅博弈,短期市場處於關稅衝擊後的修復鞏固期;中期AI等科技革命將持續引領新一輪大國博弈,科技競爭與自主可控邏輯不改。結構上關注兩條主線:一是國產科技自主可控(新質生產力/高端製造/國防軍工等)建議逢低佈局;二是受益於擴內需政策支持,基本面預期修復且估值性價比較高的內循環消費優質資產。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3月中國出口超預期同比增長12.4%,4/16日即將公佈一季度GDP數據
2025/04/15 08:32
3月中國出口超預期同比增長12.4%,4/16日即將公佈一季度GDP數據:A股三大指數延續反彈,上證指數漲0.76%至3262.81點,深成指、創業板指分別漲0.51%、0.34%,超4550只個股上漲,市場情緒回暖。但兩市成交額縮量至1.28萬億元(較前日減少5%),顯示資金追漲意願不足,題材輪動加速,黃金、海南自貿港、跨境電商等板塊領漲,半導體、消費電子等高估值科技股沖高回落。政策端,美國豁免部分對華關稅(覆蓋智能手機、半導體設備等1000億美元商品)提振出口鏈,但半導體板塊因國產替代預期降溫出現資金兌現壓力。短期市場圍繞“內需提振+科技突圍”主線展開:一是消費復甦: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升級、京東啟動2000億元出口轉內銷採購計劃,推動零售、跨境電商漲停潮(國芳集團7連板),但食品飲料、家電等傳統消費板塊沖高回落,反映市場對復甦持續性的分歧。二是科技分化:半導體設備(北方華創)受益於關稅豁免後的國產替代邏輯,但消費電子(立訊精密)受蘋果供應鏈擾動承壓;AI算力、人形機器人等新質生產力主題仍受政策加持,但需警惕一季報業績證偽風險。
外圍市場方面,關稅前景不明,美股漲勢受限,美股三大股指未能守住大部分漲幅,最終均小幅收窄至0.8%以內。中概股跑贏大盤,中概指數漲超3%,阿里漲近6%。美聯儲公佈通脹預期後,兩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跳水超10個基點。美元指數兩日跌破100、逼近三年低位。離岸人民幣漲破7.28後一度回落超400點。比特幣盤中漲近3000美元,漲破8.5萬美元。美國財長貝森特“救市”:沒證據表明主權國家拋售美債,有必要可以加大美債回購,秋季將討論下一任美聯儲主席。媒體報道,特朗普表示,他正在研究豁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關稅的可能性,以便讓汽車公司有更多時間在美國建立生產基地。
經濟基本面,3月中國按美元計出口同比增長12.4%,遠超市場預期,顯示出外貿在複雜國際環境下的強勁韌性。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全球需求的回暖以及中國製造業的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尤其是新能源產品(如鋰電池、電動汽車)和高附加值裝備(如船舶、專用設備)的出口表現亮眼,分別增長43.2%、18.8%和16.2%。民營企業繼續成為外貿增長的主力軍,一季度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占比提升至56.8%。對東盟、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的出口增長尤為顯著,分別達到7.4%、9.6%和5.2%。此外,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規模再創新高,占整體外貿比重提升至51.1%。3月進口同比下降4.3%,儘管工業生產增長帶動了部分零部件和設備的進口,但整體消費市場仍顯疲軟,內需的恢復仍需政策進一步支持。
4月16日中國一季度GDP數據分佈(預期5%),同日為華為開發者大會(鴻蒙生態)可能催化AI算力、消費電子情緒,但需警惕半導體板塊因關稅豁免後的資金分歧。綜合來看,當前大類資產交易主線已由AI敘事切換為關稅博弈,短期市場處於關稅衝擊後的修復鞏固期;中期AI等科技革命將持續引領新一輪大國博弈,科技競爭與自主可控邏輯不改。結構上關注兩條主線:一是國產科技自主可控(新質生產力/高端製造/國防軍工等)建議逢低佈局;二是受益於擴內需政策支持,基本面預期修復且估值性價比較高的內循環消費優質資產。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