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惠普警告可能下調美國AAA信用評級凸顯債務違約擔憂,十四部門聯合發文深化電信基礎設施
2023/05/26 08:29

惠普警告可能下調美國AAA信用評級凸顯債務違約擔憂,十四部門聯合發文深化電信基礎設施:昨日,大盤全天探底回升,創業板指相對偏強,滬指險守3200點,截至收盤,滬指跌0.11%,深成指跌0.22%,創業板指跌0.05%。滬深兩市成交額8569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542億。北向資金全天淨賣出95.62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出50.75億元,深股通淨賣出44.87億元。盤面上,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2700只個股下跌,電力股再度活躍,燃氣股午後異動,CPO概念股探底回升。下跌方面,AI應用概念股持續調整。港股方面,全天低開低走,香港恒生指數收跌1.93%,恒生科技指數收跌2.25%,盤面上,建築與工程、電子設備與儀器、基礎建設等板塊逆市上漲;汽車、客運航空公司、醫療器械等板塊低迷。
外圍市場方面,週四公佈的數據喜憂參半:一季度美國GDP增速上修,但當季美聯儲關注的通脹指標PCE物價指數增速超預期上修至5%;上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小幅回升、升幅低於預期,但此前兩周人數下修。數據公佈後,市場加碼押注美聯儲將繼續加息,且6月加息25基點的幾率超過五成。對利率前景更敏感的兩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升幅曾接近20個基點,和基準十年期美債的收益率均刷新兩個月高位。此外,惠譽警告可能下調美國AAA信用評級凸顯債務違約擔憂,違約風險壓頂,投資者對下月初美國政府可能無法償付的擔憂加劇,債市繼續體現違約風險,6月初到期的美國短債收益率盤中曾全線升破6.2%。多數美股板塊繼續下挫,但AI需求意外旺盛、季度營收和指引遠優於預期的英偉達飆漲,收漲24.4%,帶動芯片股全線反彈,支持納指和標普走高。截至收盤,納指收漲1.71%,標普收漲0.88%,道指收跌0.11%。
消息面上,昨日工信微報公佈,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促進“雙千兆”網絡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部署推進新一輪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工作。其中提到推進“雙千兆”網絡統籌集約建設,加強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推進重點場所5G基站站址等。現階段中國正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暢通的網絡環境是其前提,截至2022年底,中國千兆寬帶用戶數達到1.15億戶,較上年末淨增2354萬戶,千兆寬帶滲透率19%,較上年末增長3.4PCT,類比2016年百兆寬帶滲透率,其2016-2019三年時間內加速滲透,疊加數字經濟大背景,千兆網滲透率增速有望超百兆。除三大運營商外,接入網側、通訊基建等景氣度也有望上行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
昨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其中提到大力推進水網數字化、調度智能化、監測預警自動化,加強實體水網與數字水網融合,提升水網工程科技和智能化水平,且時間節點明確,到2035年,國家水網工程良性運行管護機制健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調度運用基本實現。此外,水利數字化已有多個政策催化:如《“十四五”水利科技創新規劃》、《關於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的指導意見》等,2023年江蘇、浙江等超過20個省市自治區發佈水利投資計劃,水利孿生、全國水利普查項目、全國水利一張圖等建設持續推進。此次高級別政策更將水網建設提到重要位置,相關建設有望持續推進,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
昨日機構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DRAM產業營收約96.6億美元,環比下降21.2%,已續跌三個季度。出貨量方面僅美光有上升,其餘均衰退;平均銷售單價三大原廠均下跌。目前因供過於求尚未改善,預計Q2 DRAM跌價13%-18%,然而在原廠陸續減產後,DRAM下半年價格跌幅將有望逐季收斂,目前已看到些許跡象,如美光三星近日表示將不再接受低於當前成交價的訂單;三星為了應對下游高庫存,宣佈減產,積極控制生產端產能,加速推動供需平衡。此外,由於存儲芯片需求下滑,鎧俠和西部數據正積極推進合併事宜,兩家公司希望整合其閃存業務提高競爭力,力抗三星等競爭對手,合併成功後有利於優化存儲供給格局。此外,近日美光在華銷售產品未通過網絡安全審查,按照《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停止採購美光公司產品。美光在全球DRAM和NAND Flash市場分別佔據25%、12%的份額,在車用存儲市場占比超40%份額,國產廠商有望分得一定份額,國產替代進程有望加速,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
綜合而言,目前國內經濟呈現弱復甦態勢,市場資金環境相對充裕,貨幣政策也相對溫和,但美國債務上限談判和人民幣貶值壓力等問題使當前市場擾動因素增加,A股情緒轉冷呈震盪調整。一季報使大部分行業的業績底部逐漸浮現,但二季度經濟若持續偏弱運行則可能會繼續壓制A股盈利預期,進而使市場延續震盪走勢。建議逢低關注需求放量及政策支撐的數字經濟、AI產業以及受益於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建立的優質央國企和半導體,長期關注新能源產業鏈。

本焦點報告(連帶相關的資料)由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元大證券(香港)”) 撰寫。本焦點報告的資料來自元大證券(香港)相信可靠的來源取得,惟元大證券(香港)並不保證此等資料的準確性、正確性及或完整性。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僅供參考之用途,並不構成任何買入或沽出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之要約。本焦點報告並無顧慮任何特定收取者之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風險承受程度,投資者在進行任何投資前,必須對其投資進行獨立判斷或諮詢所需之獨立顧問意見。本焦點報告內所提及之價格僅供參考之用途,投資產品之價值及收入可能會浮動。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可隨時更改,元大證券(香港)並不承諾提供任何有關變更之通知。元大證券(香港)及其董事、行政人員和雇員可能有在本焦點報告中提及的證券的權益和不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及不對使用本報告之資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