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板塊表現呈現顯著分化特徵。機器人概念、豬肉養殖、氟化工等板塊漲幅居前: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進展消息刺激機器人產業鏈爆發,三花智控、鳴志電器等多股漲停;國內具身智能企業千尋智能獲京東科技投資,AI+機器人全棧技術加速落地。政策層面,“人工智能+”能源政策推動能源與AI深度融合,為機器人在工業場景的應用提供新空間。航天科技集團發佈“九天航馭”低空智能管服平臺,全面支撐重慶低空經濟體系建設;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涉及智能工廠、數字孿生等領域,中國聯通、新松機器人等企業技術優勢顯著。
9月8日,海關總署發佈數據顯示,8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3.8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延續二季度以來的回升趨勢。其中,出口2.3萬億元,同比增長4.8%;進口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連續三個月雙增長,顯示內外需同步改善。從貿易夥伴結構看,中國對美出口持續承壓,8月對美出口同比下降33.1%,前8個月中美貿易總值下降13.5%,占比降至9.2%。相比之下,中國與東盟、歐盟及“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增長強勁,前8個月對東盟進出口增長9.7%,對“一帶一路”國家增長5.4%,新興市場成為增長主力,貿易多元化成效顯著。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表現突出。前8個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9.2%,占出口總值六成,其中集成電路和汽車出口分別增長23.3%和11.9%。展望四季度,儘管“搶出口”效應可能消退,且對美出口仍面臨高關稅壓力,但中國對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長強勁,製造業PMI持續擴張,疊加高技術產品出口優勢,外貿韌性依然顯著。整體來看,2025年中國外貿呈現“結構優化、市場多元、產品升級”的特徵,有望繼續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近日工信部向中國聯通頒發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標誌著我國衛星互聯網發展進入新階段。這一舉措將推動手機直連衛星等業務在應急通信、海事通信和偏遠地區通信等場景的應用,豐富通信服務供給。受此消息影響,衛星互聯網概念股表現強勁,多隻個股漲停或大幅上漲。衛星製造、手機/汽車直連終端產業鏈短期受關注,長期可佈局星地融合6G網絡和低空經濟通信解決方案等領域。綜合來看,當前市場處於“政策底”向“盈利底”過渡的關鍵階段,美聯儲降息預期與國內穩增長政策形成雙重支撐,結構性機會大於系統性風險。中期維度,政策“鞏固慢牛”定調、宏觀流動性寬鬆、長線資金陸續進場三大支柱未變,指數回調空間可控。配置上,建議關注幾條主線:一是高端製造領域,關注工業母機、機器人產業鏈及新材料等細分賽道,政策支持與進口替代邏輯明確;二是低估值防禦板塊,銀行股的高股息與貴金屬的避險屬性具備配置價值,關稅衝擊、美國財政、地緣政治、央行購金等因素推動下黃金板塊仍有空間;三是科技標的,AI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長期邏輯未變,可逢低關注調整充分的光模塊、半導體設備龍頭。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工信部向中國聯通頒發衛星互聯網牌照,中國8月出口同比增長4.8%
2025/09/09 08:32
工信部向中國聯通頒發衛星互聯網牌照,中國8月出口同比增長4.8%:週一A股呈現“滬強深弱”分化格局,三大指數漲跌互現。上證指數報3826.84點,上漲0.38%,連續三日站穩3800點整數關口;深證成指上漲0.61%至12666.84點;創業板指受科技硬件股拖累下跌0.84%,收於2933.25點;科創100指數微漲0.24%,反映科技成長板塊內部結構性分化。滬深兩市合計成交2.42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約1140億元,結束連續縮量態勢,顯示市場活躍度有所回升。資金面呈現“內外資分化”特徵。北向資金逆勢淨流入63.51億元,連續12個交易日加倉A股,重點增持寧德時代、隆基綠能等新能源龍頭;主力資金淨流出445.16億元,集中減持半導體、白酒等前期漲幅較大板塊,顯示內資短期避險情緒升溫。兩融餘額較前一交易日增加71億元,杠杆資金小幅回流,但整體倉位仍處於歷史中等水平。板塊表現呈現顯著分化特徵。機器人概念、豬肉養殖、氟化工等板塊漲幅居前: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進展消息刺激機器人產業鏈爆發,三花智控、鳴志電器等多股漲停;國內具身智能企業千尋智能獲京東科技投資,AI+機器人全棧技術加速落地。政策層面,“人工智能+”能源政策推動能源與AI深度融合,為機器人在工業場景的應用提供新空間。航天科技集團發佈“九天航馭”低空智能管服平臺,全面支撐重慶低空經濟體系建設;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涉及智能工廠、數字孿生等領域,中國聯通、新松機器人等企業技術優勢顯著。
9月8日,海關總署發佈數據顯示,8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3.8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延續二季度以來的回升趨勢。其中,出口2.3萬億元,同比增長4.8%;進口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連續三個月雙增長,顯示內外需同步改善。從貿易夥伴結構看,中國對美出口持續承壓,8月對美出口同比下降33.1%,前8個月中美貿易總值下降13.5%,占比降至9.2%。相比之下,中國與東盟、歐盟及“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增長強勁,前8個月對東盟進出口增長9.7%,對“一帶一路”國家增長5.4%,新興市場成為增長主力,貿易多元化成效顯著。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表現突出。前8個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9.2%,占出口總值六成,其中集成電路和汽車出口分別增長23.3%和11.9%。展望四季度,儘管“搶出口”效應可能消退,且對美出口仍面臨高關稅壓力,但中國對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長強勁,製造業PMI持續擴張,疊加高技術產品出口優勢,外貿韌性依然顯著。整體來看,2025年中國外貿呈現“結構優化、市場多元、產品升級”的特徵,有望繼續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近日工信部向中國聯通頒發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標誌著我國衛星互聯網發展進入新階段。這一舉措將推動手機直連衛星等業務在應急通信、海事通信和偏遠地區通信等場景的應用,豐富通信服務供給。受此消息影響,衛星互聯網概念股表現強勁,多隻個股漲停或大幅上漲。衛星製造、手機/汽車直連終端產業鏈短期受關注,長期可佈局星地融合6G網絡和低空經濟通信解決方案等領域。綜合來看,當前市場處於“政策底”向“盈利底”過渡的關鍵階段,美聯儲降息預期與國內穩增長政策形成雙重支撐,結構性機會大於系統性風險。中期維度,政策“鞏固慢牛”定調、宏觀流動性寬鬆、長線資金陸續進場三大支柱未變,指數回調空間可控。配置上,建議關注幾條主線:一是高端製造領域,關注工業母機、機器人產業鏈及新材料等細分賽道,政策支持與進口替代邏輯明確;二是低估值防禦板塊,銀行股的高股息與貴金屬的避險屬性具備配置價值,關稅衝擊、美國財政、地緣政治、央行購金等因素推動下黃金板塊仍有空間;三是科技標的,AI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長期邏輯未變,可逢低關注調整充分的光模塊、半導體設備龍頭。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