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爆發道指期指再度熔斷,一行兩會重磅發聲提振A股信心:上周A股主要指數繼續大幅下跌,上證綜指、上證50、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4.91%、6.09%、5.91%、5.69%,日均成交額8313.2億元,與前周比下降15.92%。上周市場較前周繼續大幅縮量預示著在全球資本市場悲觀情緒下A股市場有所降溫,上周滬深港通資金淨流出額為337.7億元,本月淨流出額為699.4億元,本年合計淨流出額為199.7億元。截止3月19日,兩融餘額整體為10943.89億元,較前周下降約208億元。流動性方面,上周市場受降准影響,流動性較為充裕,短端利率債收益率有所下行。但由於央行並未跟隨美聯儲調降MLF利率,LPR也保持穩定。考慮到中國經濟面臨海外需求驟然消失、資本流入減少、資產估值下挫、可貿易品通縮壓力加劇等各個管道的可能傳導路徑,穩經濟穩就業仍需政策發力,預計利率下調雖然遲到但不會缺席,接下來需要觀察壓艙石性質的基準存貸款利率的變化。
全球疫情拐點仍未現,尤其是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2717例,3/22新增確診病例6670例,發病數位居全球第三。週一美國三大股指期貨大幅低開後,先後擴大跌幅觸及5%下跌觸及交易限制。上周美聯儲緊急降息2.0,搭配QE、降准、降互換利率、重啟CPFF等組合拳,金價跌幅收窄,但中資地產美元債持續下跌、美元指數持續走強、Libor-OIS升至08年後較高位,反映流動性壓力仍在,部分非金融企業短期流動性緊張得到緩解,但信用市場和非銀金融機構流動性問題仍在,尚待政策加碼通渠。國會週末仍在就經濟刺激計畫進行討論,白宮經濟顧問拉裡·庫德洛表示,該計畫可能相當於美國經濟產出的10%,即超過2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萬億元)。此前,美聯儲連續兩天出手,聯手全球14大央行,欲解美元之渴。上周美元指數繼續大漲,終於站上100大關,最高升破103,全周漲幅達3.96%。其主要邏輯仍然在於市場恐慌情緒較濃致使流動性緊張,受新冠疫情及原油暴跌等黑天鵝事件衝擊,全球金融市場遭受猛烈的拋售狂潮,股票、甚至是傳統的避險資產黃金均遭到拋售。人民幣匯率上周隨美元走強而被動走弱,但相比美元以及其他主要貨幣來說人民幣波動幅度明顯較小,離岸人民幣跌幅僅為1.5%相對保持韌性。
國新辦周日發佈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發佈會釋放積極信號,會上,證監會李超強調重點有三,一是A股市場的自我調節功能得到較好的發揮,有力推動了風險緩釋和投資者信心回升;二是上市公司的復工率均已超過98%,高於全國平均水準;三是堅持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變,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階段性的。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央行通過準確的公開市場操作和定向降准,來提供短期和中長期的流動性,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並及時設立3000億元的專項再貸款和增加5000億元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有力精准地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複產複。與此同時,還積極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改革有序推進,再融資發佈規範戰略投資者要求,科創板發佈科創屬性評價指標體系,促進金融市場助力實體新經濟的中長期發展。3/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重大投資项目開工復工有關情況,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的地方政府債券已經達到14079億元,占提前下達額度的76%;其中一般債券3846億元,占69%;發行專項債券10233億,占79%,全部用於鐵路、軌道交通等交通設施建設,還有生態環保、農林水利、市政和產業園區等領域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今年中央兩次總共下達專項債12900億元,1至2月專項債發行量明顯增加、發行時間提前,發行節奏明顯加快。上周3月份高頻数据表明國內正在漸次復工複產複市。
海外疫情的快速爆發對國內經濟帶來很大衝擊,國內以出口為主的製造業企業訂單出現大面積取消狀況,外貿類企業面臨供應鏈和需求萎縮雙重衝擊。當前國內流動性總體蟄伏於資本市場、商業銀行等金融部門,實體經濟需求較弱是當前宏觀調控的重點和難點。疫情後期經濟活動恢復正常是近期國內經濟活動看點。國內疫情流行高峰已過去,伴隨國內企業復工複產,二季度將會出現中國經濟上行,但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仍需關注外需持續減弱將影響國內經濟回暖的可持續性。美國出現流動性緊張,外围流動性風險和信貸危機擔憂加劇外围資本市場波動,A股抗跌容易被外資當提款機,短期A股橫盤區間整理。雖然A股短期受壓制,但中長期仍看好,Q2中國經濟會一枝獨秀,歐美還在抗疫,中國製造發力,充分發揮中國內需潛力。建議分批逢低佈局:1)2020業績確定性高,中國政策推動的智慧5G、半導體等新經濟;2)全球避險情緒升溫背景下,前期回檔幅度較大的低估值、高股息率藍籌股;3)2020年大力推進股權金融,市場成交量破萬億利好券商業績。
免責聲明
本焦點報告(連帶相關的資料)由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元大證券(香港)”) 撰寫。本焦點報告的資料來自元大證券(香港)相信可靠的來源取得,惟元大證券(香港)並不保證此等資料的準確性、正確性及或完整性。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僅供參考之用途,並不構成任何買入或沽出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之要約。本焦點報告並無顧慮任何特定收取者之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風險承受程度,投資者在進行任何投資前,必須對其投資進行獨立判斷或諮詢所需之獨立顧問意見。本焦點報告內所提及之價格僅供參考之用途,投資產品之價值及收入可能會浮動。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可隨時更改,元大證券(香港)並不承諾提供任何有關變更之通知。元大證券(香港)及其董事、行政人員和雇員可能有在本焦點報告中提及的證券的權益和不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及不對使用本報告之資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