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宏觀政策層面,央行週一開展6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淨投放3000億元,為連續第六個月加量續作,當月中期流動性淨投放規模達6000億元,創2025年2月以來新高。此舉旨在對沖政府債券發行高峰期的流動性壓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低利率環境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走低(當前低於1.8%),居民儲蓄加速向資本市場轉移,7月A股新開戶數同比增長71%,為市場提供增量資金支撐。行業層面,政策催化與技術突破形成共振。稀土永磁板塊受工信部總量調控新規提振,板塊平均漲幅達4%,金力永磁、包鋼股份等漲停,主力資金淨流入28.65億元。算力與半導體板塊延續強勢,中際旭創、新易盛等CPO概念股續創新高,寒武紀漲11%市值逼近5800億元,受益於算力大會提出的智能算力年增超40%目標。新能源汽車領域,財政部延續購置稅減免政策至2027年,疊加第三批690億元消費補貼落地,L2級及以上輔助駕駛裝車率達82.6%,技術迭代與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8月25日,上海市六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政策措施的通知》,自8月26日起施行,從限購、公積金、信貸、房產稅四大維度實施突破性調整。其中,外環外購房全面鬆綁,符合條件的滬籍及非滬籍家庭(社保/個稅滿1年)不限套數,單身人士購房資格等同家庭;公積金貸款額度最高提升至184萬元(多子女家庭達216萬元),支持提取支付首付且不影響貸款額度;商貸利率統一降至3.05%,100萬元貸款30年期可節省利息8萬元;非滬籍首套住房暫免房產稅,二套及以上給予人均60平方米免稅扣除。政策直擊市場痛點,外環外作為上海新房成交主力(2025年占比60%),當日帶動房地產板塊上漲2.04%,萬科A漲停,地產ETF放量上漲5.5%,預計與央行流動性投放形成協同效應,疊加“金九銀十”旺季,將顯著激活改善型需求並提振地產鏈預期。
當前市場呈現“流動性寬鬆+產業升級”雙輪驅動特徵。從資金流向看,北向資金連續10日加倉金融、消費等低估值藍籌,而內資主力聚焦科技成長賽道,形成“內外分化”格局。具體表現為:稀土永磁、CPO概念等政策敏感型板塊資金流入顯著,而電子化學品、存儲芯片等短期估值過高領域出現資金分流。這種分化反映出投資者在政策紅利與業績兌現之間的權衡。值得關注的是,MSCI指數調整將於週二收盤後實施,預計帶來被動資金流入,科技、消費等核心資產或迎來短期交易性機會。歷史數據顯示,成分股調整往往引發3-5個交易日的資金脈衝效應,需重點跟蹤外資動向。此外,8月非農數據(9月6日公佈)可能擾動市場節奏,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升溫(當前利率期貨顯示概率超70%),但數據超預期或強化政策博弈。短期來看,市場成交額連續9日超2萬億元,資金活躍度處於歷史高位,政策寬鬆預期強化下,情緒驅動的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建議關注兩大主線:一是低估值藍籌的補漲機會,如建築、公用事業等滯漲的低估值個股;二是高景氣科技細分領域,如算力芯片、CPO、人形機器人,但需警惕部分個股短期估值透支風險。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三市成交突破3.14萬億元創歷史次高,7月A股新開戶數同比增長71%
2025/08/26 08:29
三市成交突破3.14萬億元創歷史次高,7月A股新開戶數同比增長71%:週一A股三大指數全線突破關鍵阻力位,上證指數收報3883.56點,上漲1.51%,創2015年8月以來新高;深證成指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2.26%和3.00%,前者刷新2022年8月以來高點,後者突破2023年1月峰值。滬深京三市總成交額達3.14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激增5944億元,創歷史次高紀錄,僅次於2024年10月8日的3.45萬億元。市場呈現普漲格局,申萬一級行業全線上揚,通信(+4.85%)、有色金屬(+4.63%)、房地產(+3.32%)領漲,美容護理(-2.36%)、電子化學品(-0.33%)等少數板塊回調。全市場上漲個股3351只,漲停92只,下跌個股1898只,跌停8只,賺錢效應擴散至中小市值標的。從資金面看,北向資金延續加倉趨勢,單日淨流入82.3億元,連續10日淨買入,重點增持招商銀行(+4.8億元)、萬科A(+3.5億元)等低估值藍籌。杠杆資金同步活躍,融資融券餘額重返2萬億元大關,顯示投資者風險偏好持續回升。但主力資金呈現淨流出態勢,單日淨流出562.8億元,電子板塊遭拋售135.54億元,反映部分資金選擇獲利了結。值得注意的是,小單資金逆勢淨流入504.77億元,散戶投資者在市場高位仍保持較高參與熱情。宏觀政策層面,央行週一開展6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淨投放3000億元,為連續第六個月加量續作,當月中期流動性淨投放規模達6000億元,創2025年2月以來新高。此舉旨在對沖政府債券發行高峰期的流動性壓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低利率環境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走低(當前低於1.8%),居民儲蓄加速向資本市場轉移,7月A股新開戶數同比增長71%,為市場提供增量資金支撐。行業層面,政策催化與技術突破形成共振。稀土永磁板塊受工信部總量調控新規提振,板塊平均漲幅達4%,金力永磁、包鋼股份等漲停,主力資金淨流入28.65億元。算力與半導體板塊延續強勢,中際旭創、新易盛等CPO概念股續創新高,寒武紀漲11%市值逼近5800億元,受益於算力大會提出的智能算力年增超40%目標。新能源汽車領域,財政部延續購置稅減免政策至2027年,疊加第三批690億元消費補貼落地,L2級及以上輔助駕駛裝車率達82.6%,技術迭代與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8月25日,上海市六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政策措施的通知》,自8月26日起施行,從限購、公積金、信貸、房產稅四大維度實施突破性調整。其中,外環外購房全面鬆綁,符合條件的滬籍及非滬籍家庭(社保/個稅滿1年)不限套數,單身人士購房資格等同家庭;公積金貸款額度最高提升至184萬元(多子女家庭達216萬元),支持提取支付首付且不影響貸款額度;商貸利率統一降至3.05%,100萬元貸款30年期可節省利息8萬元;非滬籍首套住房暫免房產稅,二套及以上給予人均60平方米免稅扣除。政策直擊市場痛點,外環外作為上海新房成交主力(2025年占比60%),當日帶動房地產板塊上漲2.04%,萬科A漲停,地產ETF放量上漲5.5%,預計與央行流動性投放形成協同效應,疊加“金九銀十”旺季,將顯著激活改善型需求並提振地產鏈預期。
當前市場呈現“流動性寬鬆+產業升級”雙輪驅動特徵。從資金流向看,北向資金連續10日加倉金融、消費等低估值藍籌,而內資主力聚焦科技成長賽道,形成“內外分化”格局。具體表現為:稀土永磁、CPO概念等政策敏感型板塊資金流入顯著,而電子化學品、存儲芯片等短期估值過高領域出現資金分流。這種分化反映出投資者在政策紅利與業績兌現之間的權衡。值得關注的是,MSCI指數調整將於週二收盤後實施,預計帶來被動資金流入,科技、消費等核心資產或迎來短期交易性機會。歷史數據顯示,成分股調整往往引發3-5個交易日的資金脈衝效應,需重點跟蹤外資動向。此外,8月非農數據(9月6日公佈)可能擾動市場節奏,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升溫(當前利率期貨顯示概率超70%),但數據超預期或強化政策博弈。短期來看,市場成交額連續9日超2萬億元,資金活躍度處於歷史高位,政策寬鬆預期強化下,情緒驅動的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建議關注兩大主線:一是低估值藍籌的補漲機會,如建築、公用事業等滯漲的低估值個股;二是高景氣科技細分領域,如算力芯片、CPO、人形機器人,但需警惕部分個股短期估值透支風險。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