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證監會發佈“市值管理14條”正式版,財政部、稅務總局調整出口退稅政策
2024/11/18 08:31
證監會發佈“市值管理14條”正式版,財政部、稅務總局調整出口退稅政策:11/11-11/15整周滬指下跌3.52%,深證成指下跌3.70%,創業板指下跌3.36%。週五兩市成交額1.83億較此前2.5萬億有縮量。整周除傳媒板塊(+1.07%)外,其餘板塊均下跌。海外市場方面,上週五公佈的美國零售銷售数据強勁,有美聯儲官員延續鮑威爾偏鷹派措辭,甚至稱12月降息並非板上釘釘。降息擔憂衝擊下,大選後狂歡消退,美股下挫,創兩個月最大單周跌幅。整周納指累跌3.15%,標普累跌2.11%,道指累跌1.24%。美元指數強勢一度漲至107創一年新高,人民幣一度貶超7.26。
證監會於2024年11月15日發佈《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正式稿,並自發佈之日起實施。正式版本相較徵求意見版整體鬆綁。包括適度放寬長期破淨公司估值提升計畫等相關要求,僅對市淨率低於所在行業平均水準的長期破淨公司要求制定估值提升計畫並專項說明,而非徵求意見稿中的所有長期破淨公司;其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安排由“必做題”調整為“選做題”。三是增加上市公司股價異動處理的靈活性。對於上市公司市場表現明顯偏離上市公司價值的,正式版本去掉“依規發佈股價異動公告”的要求,對於上市公司股價出現異動等情況嚴重影響投資者判斷的,徵求意見稿要求董事長召集董事會研究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具體措施,正式版本刪除此要求。自浩歐博停牌核查監管轉向趨嚴,市場解讀指引是對股票炒作的重大利好。不過媒體稱接近監管人士表示,正式稿的修改一方面是因為交易所的規則已經對股價異動公告有明確的要求,無需重複;另一方面是根據公開徵求意見的回饋,原條文的寫法可能在實務操作中引發歧義,或被誤讀為董事會的責任僅限於按規定發佈股價異動公告。此外,指引增加應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覆蓋指數,除滬深300、科創50、科創100、創業板指、北證50外,新增中證A500、創業板中盤200指數。銀行、房地產、基建等傳統行業板塊是破淨股集中地,市值管理有望引導破淨央國企估值回歸。
根據財聯社報導從深圳市委金融辦獲悉,目前深圳已起草《關於進一步推動我市上市公司和產業企業並購重組 助力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的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相關正式文件等徵求意見後會擇機出臺。另據記者從其他業內人士處獨家獲得上述徵求意見稿全文,上述文件共提出十一條政策措施: 建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專案庫; 擴大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儲備範圍; 持續推動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 豐富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融資管道;支持上市公司開展並購業務“走出去” 打造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服務和互聯互通中心; 培育壯大並購重組專業化服務機構; 構建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人才彙聚高地; 提升大灣區並購重組輻射影響力; 強化並購重組聯席會議機制和保障措施; 其他事項。 不止是深圳,記者注意到,近期以來多個地方政府強調要落實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當地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其中重點提出要鼓勵上市公司通過並購重組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引導金融機構圍繞並購重組創新產品以提供並購貸等綜合支援。並購重組關注度有望捲土重來。
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採礦業+4.6%,製造業環比繼續擴大0.2個百分點至5.4%,電熱燃水+5.4%。10月中國製造業景氣度邊際提升,主要是大中型企業帶動。1-10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42.3萬億元,同比增長3.4%,分領域看,基建投資+4.3%,製造業投資+9.3%,房地產開發投資-10.3%。基建、製造業投資小幅增長,而地產投資延續底部盤整的格局。前地產前端拿地、開工数据均在底部調整,不過完工以及後端銷售数据降幅收窄。10月社消增速擴大1.6個百分點至4.8%,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好,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雙十一居民消費意願回暖,家電、汽車表現亮眼。11月前10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量同比+41%,環比+45%,各地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推動帶動消費緩慢增長。10月中國宏觀景氣度回升,刺激政策的效果還將會逐步進一步顯現。財政部、稅務總局發佈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的公告。一、取消鋁材、銅材以及化學改性的動、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產品出口退稅。二、將部分成品油、光伏、電池、部分非金屬礦物製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9%。三、本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實施。本公告所列產品適用的出口退稅率以出口貨物報關單注明的出口日期界定。整體來看短期降低稅率加大部分企業的經營壓力,不過中長期降低對市場補貼,有望留存更多資金刺激內需;同時有望加速部分過剩產能去化。
截至11月17日,数据顯示,距離中證A500指數發佈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與中證A500相關的基金產品規模已突破2100億元,逼近2200億元,創下指數相關產品規模最快增長紀錄,持續為市場注入增量資金。國務院參事尹中立發文稱,股市波動率高的“罪魁禍首”是機構而不是散戶 每當市場形成下跌趨勢,機構投資者往往成為殺跌的最重要力量。總的來看,此前漲幅較大的板塊個股震盪消化,監管趨緊和人民幣貶值加大市場波動,不過流動性仍然相對充裕為板塊輪動提供表現機會,建議逢低佈局並購重組、新質生產力AI國產軟硬體、消費電子、機器人等。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