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緩和市場通脹擔憂,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21年將再創新高:A股三大指數昨日集體收跌,其中滬指下跌1.07%,收報3528.50點;深證成指下跌0.88%,收報15056.32點;創業板指下跌0.75%,收報3488.63點。兩市合計成交1.21萬億元,連續10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北向資金淨賣出108億元。行業板塊多數收跌,前期持續大漲的鋰電池概念深調,光伏、軍工、稀土、芯片等一批熱點題材大跌靠前,金融股普跌,受此拖累上證50指數創下年內新低,醫藥板塊強勢,大消費板塊也表現較好,近幾個交易日此前漲幅較大的熱點板塊資金開始出現分歧,低位板塊開始有資金逐步進場,呈現了一定的蹺蹺板效應。美國通脹高燒不退,繼6月CPI之後,6月PPI也超預期大增,創1982年來最快同比增速;英國通脹也爆表,6月CPI創近三年最大同比增幅。但美股盤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暗示保持超級寬鬆,在聽證會上稱經濟復蘇進程不足以令聯儲開始縮減QE,重申高通脹是暫時的,稱顯著上升的通脹率將回落。歐美國債收益率下行,10年期美債收益率脫離一周高位。
產業消息上,國家能源局網站信息顯示,6月份全社會用電量達到70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8.4%,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6.3%,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8.5%,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6.8%,第一產業維持最快恢復,整體經濟保持穩定,全社會用電量持續增長。工信部印發《新型数据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1-2023年)》,提出用3年時間,基本形成佈局合理、技術先進、綠色低碳、算力規模與数字經濟增長相適應的新型数据中心發展格局,到2023年底,全國数据中心機架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爭提升到60%以上,總算力超過200每秒浮點運算次數,高性能算力占比達到10%。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規模占比超過70%,行動計畫為後兩年的新型数据中心提出建設目標,数据中心相關如5G、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等概念股有望受益。半導體設備領域,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估,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今年銷售總額可望達953億美元,相比20年的71億元同比增長約34%,銷售規模將創歷史新高紀錄,2022年有機會進一步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再創新高,半導體設備的高景氣週期有望延續,疊加中國晶圓產能戰略和需求下的不斷擴張,可持續關注國產替代大趨勢下的投資機會。
宏觀方面,7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將推動碳排放權交易暫行條例儘快出臺,並將穩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範圍,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在全國碳市場建立的情況下,不再支援地方新增試點,現有試點要做好向全國碳市場過渡的相關準備工作;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不再參加地方碳市場的交易。另外,14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舉行新聞發佈會,銀保監會表示,要大力支持新能源、低碳能源發展,繼續支持低碳交通發展,還有一個潛力非常大的領域就是低碳建築領域。現在碳排放權市場很快就要開始交易,碳排放權價值也逐漸顯現,所以碳排放權將來作為一個很有效的抵質押品,可為銀行擴大融資提供重要的質押基礎。未來逐步由現貨交易向期貨交易過渡,碳期貨市場規模在600-4000億/年。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中國碳資產交易市場空間將達萬億規模。除首批納入的電力行業外,全國碳市場覆蓋範圍明確8個高耗能行業於“十四五”期間逐步納入,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和民航。
7/15日統計局將公佈二季度中國經濟数据,近日央行發佈二季針對銀行家、企業家和城鎮儲戶的三份例行調查問卷報告,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占比較上季上升 2.8 個百分點。相比之下,一季度這一数据反而是下降的,說明二季度以來居民的消費意願進一步回升。整體看,企業端和銀行端宏觀經濟熱度指數均指向經濟持續复苏,二者分別上升至42.1%、45.9%。此外,在國新辦昨日舉行的2021年上半年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上,銀保監會回應熱點話題。总體來看呈現四個特點:一是銀行業保險業資產和主要業務穩健增長;二是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三是重點領域風險有效防控;四是銀行保險機構穩健性顯著增強。到2021年一季度末,已經整改過半,2021年底前絕大部分銀行將完成整改。對於個別銀行存續的少量難處置的資產,按照相關規定納入個案專項處置。銀保監會將持續督促相關銀行綜合施策、積極整改,儘快全部清零,從根本上轉變理財產品市場格局和觀念氛圍。綜合來看,兩市成交額持續在萬億以上,此前漲幅較大的熱點板塊近幾個交易日開始出現分歧,低位板塊出現反彈,板塊輪動特徵凸顯,短期A股或延續震盪,需小心高位板塊獲利資金出逃帶來的震盪,仍可關注結構性機會,建議短期關注持續高景氣的半導體板塊、景氣逐步向上的通信等板塊,長期佈局大消費和低估值的大金融等板塊。
免責聲明
本焦點報告(連帶相關的資料)由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元大證券(香港)”) 撰寫。本焦點報告的資料來自元大證券(香港)相信可靠的來源取得,惟元大證券(香港)並不保證此等資料的準確性、正確性及或完整性。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僅供參考之用途,並不構成任何買入或沽出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之要約。本焦點報告並無顧慮任何特定收取者之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風險承受程度,投資者在進行任何投資前,必須對其投資進行獨立判斷或諮詢所需之獨立顧問意見。本焦點報告內所提及之價格僅供參考之用途,投資產品之價值及收入可能會浮動。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可隨時更改,元大證券(香港)並不承諾提供任何有關變更之通知。元大證券(香港)及其董事、行政人員和雇員可能有在本焦點報告中提及的證券的權益和不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及不對使用本報告之資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