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進入一季報最後披露期,五一長假效應或將逐步顯現:上周A股主要指數震盪回落,上證綜指、上證50、中小板指、創業板指指數分別下跌1.06%、1.18%、1.33%、0.84%,日均成交額6335.26億元,與前周比上升3.38%。繼前周北上資金大幅流入後,北上資金對A股的配置力度有所減緩,上周累計淨流入24.16億元,顯示北上資金風險態度仍受制於美股等海外市場影響。截止4月24日,兩融餘額整體為10672.71億元,雖然較2月份高峰已下降約600億元,但出現企穩回升態勢;上周兩融資金已較低位上升約100億元。上周公開市場無逆回購到期,有2674億元TMLF到期;全周央行未進行逆回購操作,續做561億元TMLF操作,全口徑實現淨回籠2113億元。央行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合理充裕水平。4月20日,財政部表示近期再次下達1萬億元專項債額度略超市場預期。同日LPR報價如期下調,其中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別為3.85%和4.65%,較上月分別下調20BP和10BP。貨幣市場利率普遍小幅上漲,短期資金價格仍處今年初以來低位,市場流動性保持相對寬鬆。
全球疫情最新消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即時統計数据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27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964543例,累計死亡206055例。美國累計確診963168例,死亡54810例。與前一日6時30分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30118例,新增死亡病例1419例。上周数据顯示,以美國為代表的新增疫情数据出現峰值回落態勢;但美國經濟数据依然非常嚴峻,季節性因素調整IHS美國綜合PMI產出指數已從3月份的40.9下降至4月份的27.4,縮減率超過了08-09年金融危機時期,美國經濟复工复產任重而道遠。上周美國總統簽署4840億美元的經濟救助方案,資金主要用於小型企業貸款計畫和支援醫院及新冠病毒檢測。據統計,美國國會已經批准了累計總額近3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措施。截至4月22日,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總規模已達6.57萬億美元。歷史数据顯示,美國在經歷衰退後,國民的儲蓄率通常會提高2%。而本次衰退儲蓄率將會上升3%達到11%,從而意味著到2021年底將有約5000億美元的額外儲蓄無法進入消費通道中,將極大延緩經濟复蘇。
截至上周,多數上市公司發佈一季報數據。整體來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等業績呈現大幅下滑特徵。當前市場行情受制於一季度經營業績,投資者風險偏好明顯下降,投資者選股應聚焦於醫療醫藥、食品、線上技術等業績優質行業板塊。截止基金一季報,基金對“疫情受損鏈”的配置大幅下降至歷史低點,休閒服務Q1基金配置比例“腰斬”,旅遊的配置大幅降至11年以來新低,酒店配置降至歷史中水位以下,傢俱、紡服、百貨等線下消費也遭遇不同程度減配,可見Q1疫情下的配置思路體現在 “第一階段”,即規避衝擊,擁抱內需。繼前周證監會正式發佈實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股票指引》後,上周股轉公司宣佈,將在4月27日正式啟動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在精選層掛牌業務的受理與審查工作。從公開信息看,精選層公開發行被視為“小IPO”市場,公募及新增投資者活水注入有望啟動新三板市場生態。據了解,新三板網上“打新”雖然具有比例配售申購,申購時間靠前的“打新”成功率高,無市值要求但“打新”時需全額繳付申購資金等新特點;但也存在部分老股東無限售要求帶來發行股票大幅增加等風險特徵。
上周高頻数据顯示國內經濟复工复產呈現加速复工態勢。截至上周,6大電廠耗煤量已經恢复至正常水平的108.3%,30大中城市商品房交易量已經恢复至往年水平的128%以上。發電量、二手房成交量和城市擁堵指數顯示國內經濟正在恢复至常態化水平。上周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正式進入Ⅱ期臨床研究,疫苗研究進展良好將為經濟复蘇提供堅強支撐。即將來臨的五一長假不僅是十年來第一次5天假期,更是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的首個5天小長假,假期前最後四個交易日市場參與度或將降溫。数据顯示,自2000年以來,五一節前5個交易日,A股上漲的概率只有35%,節後5個交易日上漲概率有所提升,至40%。其中,節前一天和節後一天上漲概率最高,節前一天上漲概率達75%,這主要由於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減持壓力減少,而經過前期壓制後,市場存在反彈的需求,節後一天上漲概率也偏高,這主要是因為,節前避免不確定性消息影響的資金,在節假期期間未出現利空的情況下,部分資金回流。展望未來市場走勢,我們認為短期在經濟弱勢運行和政策對沖的背景下A股大概率仍維持區間震盪,建議關注政策確定性強的內需板塊,隨著一季報的陸續披露,預計行業內部將圍繞盈利基本面加劇分化。把握政策加持的內需、科技和民生基建相關投資機會。一季度業績支撐性較強且有持續性的必需性消費品例如食品飲料、農林牧漁,二季度景氣回升確定性較強的內需驅動型板塊例如建材、以及政策催化的新基建領域確定性較強。
免責聲明
本焦點報告(連帶相關的資料)由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元大證券(香港)”) 撰寫。本焦點報告的資料來自元大證券(香港)相信可靠的來源取得,惟元大證券(香港)並不保證此等資料的準確性、正確性及或完整性。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僅供參考之用途,並不構成任何買入或沽出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之要約。本焦點報告並無顧慮任何特定收取者之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風險承受程度,投資者在進行任何投資前,必須對其投資進行獨立判斷或諮詢所需之獨立顧問意見。本焦點報告內所提及之價格僅供參考之用途,投資產品之價值及收入可能會浮動。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可隨時更改,元大證券(香港)並不承諾提供任何有關變更之通知。元大證券(香港)及其董事、行政人員和雇員可能有在本焦點報告中提及的證券的權益和不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及不對使用本報告之資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