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重大事件方面,宏觀層面與行業層面均有重要動態釋放。宏觀上,中國人行週三開展7000億元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操作,等額續作本月到期的同類操作,有效對沖了政府債券發行、同業存單到期等帶來的資金面收緊壓力,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彰顯穩中偏松的政策取向。與此同時,“十五五”規劃建議稿發佈為中長期經濟發展指明方向,強調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增強消費基礎性作用;中美高層會晤重啟對話機制,雖分歧猶存,但對穩定外部經貿關係預期形成積極支撐,緩解了市場對外部風險的擔憂。行業層面,光伏產業迎來政策與技術雙重驅動,國家層面“反內卷”政策推動行業從低價競爭轉向高質量發展,N型單晶矽技術市場份額預計超96.9%,TOPCon、HJT等技術路線持續提升電池效率,帶動電力設備板塊週三走強;海南自貿區領域利好顯現,離島免稅新政執行首日購物金額增長6.1%,政策拉動效應初步釋放,帶動海南自貿區概念大幅上漲,相關個股表現活躍。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近日宣佈,將新增人民幣作為其清算所(ICH)的結算貨幣之一,這一決定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此前,國際航協清算所僅支持美元、歐元、英鎊等七種貨幣結算,人民幣的加入將為中國航空公司帶來顯著優勢。根據計劃,人民幣結算將於今年12月正式上線,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和廈門航空公司將在2025年11月率先試點。這一舉措將幫助在中國運營的航空公司降低匯率風險、簡化本地供應商接入流程,實現降本增效。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正在穩步提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指出,人民幣已成為我國對外收支第一大結算貨幣、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三大支付貨幣。中國人民銀行已與32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規模約4.5萬億元人民幣。
市場展望方面,短期A股或進入新一輪橫盤調整階段。一方面,10月下旬市場利好集中兌現後已處於相對高位,後續面臨利好空窗期,且基金三季報顯示電子、雙創板塊及成長風格配置比例處於歷史高位,可能引發結構性調整壓力;另一方面,年底盈利兌現期臨近,從季節效應看大盤價值風格往往占優,市場主線或延續風格切換趨勢。資金面而言,人行後續或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對沖到期壓力,四季度降准預期仍在,將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支撐,但需關注11月9000億元MLF及3000億元逆回購到期帶來的資金回籠壓力。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政策支持與業績確定性兼具的領域,結構性機會仍聚焦三大主線:其一為科技自主可控主線;其二為高端製造領域;其三為低估值金融板塊。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中國A股逆勢走強,中國一年內繼續暫停對美加征關稅
2025/11/06 08:28
中國A股逆勢走強創業板指收漲逾1%,中國一年內繼續暫停實施24%對美加征關稅:週三A股在全球股市震盪調整的背景下走出獨立行情,三大指數低開高走實現全線上漲,市場風格呈現明顯切換特徵,價值與紅利板塊成為支撐盤面的核心力量。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0.23%,報3969.25點;深證成指上漲0.37%,報13223.56點;創業板指表現尤為亮眼,上漲1.03%,報3166.23點,彰顯成長板塊局部韌性。從市場交投與板塊表現來看,週三全市場成交額1.87萬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440.56億元,雖呈現縮量態勢,但個股漲多跌少的格局明顯,3380只個股上漲,1905只個股下跌,上漲家數占比超六成,市場賺錢效應溫和回暖。風格維度上,週期與穩定風格表現突出,小盤價值股表現優於小盤成長股,中證全指整體表現強於基金重倉股,反映出市場資金從前期高位成長板塊向低估值價值板塊遷移的趨勢。行業板塊方面,中信一級行業漲跌互現,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板塊領漲3.44%,智能電網概念集體爆發,柔性直流輸電、特高壓等細分領域漲幅顯著;煤炭板塊上漲1.54%,商貿零售、環保、綜合等板塊漲幅均超1%,成為盤面主要拉升力量。而計算機板塊下跌0.72%,非銀行金融、綜合金融板塊分別下跌0.52%、0.49%,MLOps、華為歐拉等科技相關概念板塊走低,前期熱門成長賽道出現階段性調整。資金流向方面,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103.73億港元。外圍市場方面,美國ISM服務業指數和ADP就業數據強於預期,緩解了投資者的衰退擔憂。週三美股三大股指全線收高,小盤股羅素2000指數漲1.54%。重大事件方面,宏觀層面與行業層面均有重要動態釋放。宏觀上,中國人行週三開展7000億元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操作,等額續作本月到期的同類操作,有效對沖了政府債券發行、同業存單到期等帶來的資金面收緊壓力,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彰顯穩中偏松的政策取向。與此同時,“十五五”規劃建議稿發佈為中長期經濟發展指明方向,強調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增強消費基礎性作用;中美高層會晤重啟對話機制,雖分歧猶存,但對穩定外部經貿關係預期形成積極支撐,緩解了市場對外部風險的擔憂。行業層面,光伏產業迎來政策與技術雙重驅動,國家層面“反內卷”政策推動行業從低價競爭轉向高質量發展,N型單晶矽技術市場份額預計超96.9%,TOPCon、HJT等技術路線持續提升電池效率,帶動電力設備板塊週三走強;海南自貿區領域利好顯現,離島免稅新政執行首日購物金額增長6.1%,政策拉動效應初步釋放,帶動海南自貿區概念大幅上漲,相關個股表現活躍。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近日宣佈,將新增人民幣作為其清算所(ICH)的結算貨幣之一,這一決定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此前,國際航協清算所僅支持美元、歐元、英鎊等七種貨幣結算,人民幣的加入將為中國航空公司帶來顯著優勢。根據計劃,人民幣結算將於今年12月正式上線,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和廈門航空公司將在2025年11月率先試點。這一舉措將幫助在中國運營的航空公司降低匯率風險、簡化本地供應商接入流程,實現降本增效。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正在穩步提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指出,人民幣已成為我國對外收支第一大結算貨幣、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三大支付貨幣。中國人民銀行已與32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規模約4.5萬億元人民幣。
市場展望方面,短期A股或進入新一輪橫盤調整階段。一方面,10月下旬市場利好集中兌現後已處於相對高位,後續面臨利好空窗期,且基金三季報顯示電子、雙創板塊及成長風格配置比例處於歷史高位,可能引發結構性調整壓力;另一方面,年底盈利兌現期臨近,從季節效應看大盤價值風格往往占優,市場主線或延續風格切換趨勢。資金面而言,人行後續或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對沖到期壓力,四季度降准預期仍在,將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支撐,但需關注11月9000億元MLF及3000億元逆回購到期帶來的資金回籠壓力。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政策支持與業績確定性兼具的領域,結構性機會仍聚焦三大主線:其一為科技自主可控主線;其二為高端製造領域;其三為低估值金融板塊。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