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全球芯片市場迎來新一輪漲價週期,產業“十五五”規劃細則方案建議陸續推出
2025/11/04 08:30
全球芯片市場迎來新一輪漲價週期,產業“十五五”規劃細則方案建議陸續推出:11月3日A股市場呈現“探底回升、縮量企穩”的結構性走勢,三大指數全線收紅,市場做多氛圍溫和回暖。早盤上證指數一度下探3937點補前期缺口,隨後震盪回升,最終收盤報3976點,上漲0.55%;深證成指同步走強,收於13404點,上漲0.19%;創業板指震盪整理後小幅上行,收報3198點,上漲0.29%。量能方面,兩市合計成交2.16萬億元,雖較上週五有所收縮,但仍維持在2萬億元以上的高位水平,顯示市場資金活躍度未明顯降溫,屬於“縮量反彈、整理蓄勢”的健康格局。個股層面呈現普漲態勢,全市場上漲個股3535家,占比65%;下跌個股1801家,占比35%,漲停個股達90家,局部賺錢效應突出。板塊表現分化明顯,海南自貿區、影視院線、遊戲等題材板塊受政策預期與消費復甦邏輯驅動漲幅居前;油氣開採及服務、煤炭開採加工、光伏設備等週期與新能源板塊同步走強,受益於供需格局改善與產業政策支撐;前期強勢的部分科技細分領域有所回調,整體呈現“題材輪動、結構均衡”的特徵。外圍市場方面,亞馬遜宣佈與OpenAI達成價值380億美元的協議,為其提供算力支持。亞馬遜股價大漲,並帶動納指和標普500指數收高,但美國ISM製造業數據遜色,使得市場呈現出科技股強、其他板塊弱的分化格局。標普500指數中超過300家公司下跌,道指和小盤股指數也收跌。
宏觀與行業層面,多項重磅政策落地為市場提供支撐。宏觀層面,“十五五”規劃明確中期宏觀“量增、質升”的發展趨勢,為A股慢牛行情奠定政策基礎;10月PMI數據雖有回落,但市場對12月重磅會議釋放的政策紅利預期升溫,若相關政策通過部委發佈會形式落地,有望對行情形成間歇性支撐。同時,美聯儲11月降息落地後,儘管主席釋放鷹派言論導致12月降息確定性下降,但全球流動性寬鬆的大趨勢未改,外資對A股的配置需求仍具備長期支撐。行業層面,工業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聯合發佈《節水裝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30年)》,明確到2027年培育一批節水裝備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到2030年構建全面覆蓋的先進節水裝備體系,直接利好節水設備、環保工程、水務及工業自動化等板塊,相關企業有望迎來政策紅利與訂單增長機遇。此外,六部委聯合開展非法救護車專項整治工作,推動醫療急救服務正規化、透明化,長期有利於規範醫療急救設備、車載醫療設備等行業發展,提升正規企業的市場份額。
近期全球芯片市場正迎來新一輪漲價週期,台灣台積電作為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已啟動連續四年上調先進制程價格的計劃。與此同時,全球存儲芯片市場也出現漲價潮。韓國三星電子已率先暫停10月DDR5 DRAM合約報價,引發SK海力士和美光等其他存儲原廠跟進。存儲行業已進入新一輪上行週期,AI大模型訓練和推理對內存容量的需求激增,HBM和DDR5內存的緊缺將進一步傳導至整個存儲產業鏈。綜合來看,A股資金與情緒層面,市場觀望情緒有所顯現但整體穩健。從資金流向看,散戶與機構資金呈現分化態勢,散戶資金延續進場趨勢,機構則處於調倉換股階段,前期強勢板塊的資金兌現與低估值板塊的資金流入形成平衡。ETF市場表現出明顯的結構調整特徵,寬基指數ETF與政策受益板塊ETF獲得資金青睞,而部分前期漲幅較大的科技類ETF出現資金贖回,反映出資金“高低切換”的配置思路。展望後市,我們維持“指數震盪抬升、結構機會”的核心判斷。短期來看,上證指數在4000點整數關口附近存在一定壓力,在缺乏增量利多消息的情況下,估值擴張或受限,市場大概率延續震盪走勢。但中長期而言,“十五五”規劃引領的產業升級、全球流動性寬鬆以及外資持續流入等核心邏輯未改,A股慢牛趨勢並未打破。策略配置上,結構性機會仍聚焦三大主線:其一為科技自主可控主線,存儲芯片、CPO、光刻機等板塊受益於行業週期復甦與國產替代加速,業績與估值具備雙重提升空間;其二為高端製造領域,鋼鐵、通信設備等板塊在政策支持與需求回暖推動下,盈利韌性逐步顯現;其三為低估值金融板塊,證券、銀行等板塊估值仍處於歷史低位,後續若市場成交量維持高位,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行情。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