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办表示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Q4货币政策报告强调金融稳定和汇率稳定:上周A股大盘呈现震荡调整态势,上证指数下跌1.60%,深证成指下跌2.65%,创业板指下跌3.34%,科创50指数下跌4.16%,北证50指数跌幅达7.39%。其中,上证指数在突破3400点后因量能不足回落,周五收盘失守3400点整数关口。板块方面,石油石化(+1.51%)、建筑材料(+1.40%)、环保(+1.16%)、家用电器(+1.19%)、公用事业(+0.77%)等低估值板块表现抗跌,主要受益于政策利好(如深海科技产业规划)及避险资金流入。计算机(-5.32%)、传媒(-4.96%)、电子(-4.09%)、美容护理(-4.06%)、商贸零售(-4.03%)等高位科技及消费板块回调显著,主因短期估值压力及资金获利了结。市场交投情绪降温,全周日均成交额1.51万亿元,连续三周缩量。
国内方面,1-2月经济数据平稳开局叠加两会后多地生育、消费、科技政策密集落地,预计一季度GDP增速有望实现5.0。财政部表态将加大财政政策力度,《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及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为市场注入政策暖意。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3月23日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中国将增强消费能力,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让消费者有钱能消费。虽然前两个月消费数据低个位数增长、房地产投资仍接近双位数下滑,显示中国经济内生动力不足。不过中国经济回升的信号正在增强,工业端高端制造业领跑、投资端专项债发行前置带动基建加码形成实物工作量、消费端一揽子重磅政策出台,中国经济修复正在经历从“政策托底”向“预期企稳+基本面改善”传导,实现全年“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与上个季度相比,更加强调来自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会议强调“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对于发达经济体通胀和货币政策的判断则由上个季度的“通胀压力有所缓解”、“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转变为“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上升”。这是货币政策优先目标在2025年1月切换至金融稳定和汇率稳定的重要背景。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优先目标切换至金融稳定和汇率稳定。操作目标随之改变,形成“股债汇”三角。短期内,汇市优先级更高。货币政策的框架依然是内外兼顾的相机抉择,二季度可能是再次宽松的时间窗口。降准和买断式逆回购都会是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的重要工具,同时降准可以节约银行成本,支持信用扩张,降准可能先于全面降息落地。股市方面,新增“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平准基金可能在未来适时推出。
海外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但点阵图暗示年内或降息两次,中美围绕芯片关税的博弈及通胀反复仍存不确定性。3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双方声明俄乌冲突停火的必要性,认为实现和平将从能源和基础设施停火开始,并就实施黑海海上停火、全面停火和永久和平进行了技术谈判,另外还强调改善美俄双边关系,加强双边合作与全球安全协作。随着上市公司陆续交出年报成绩单,A股市场又掀起一波现金分红热潮。3月23日晚间,中国石化披露分红预案,拟“10派1.4元”,派现总额169.79亿元。此前一日,据Wind统计,紫金矿业、中国神华等超50家上市公司披露分红预案。拉长时间,近一周(3月17日至今),披露相关预案的A股公司已超百家。“中字头”成为这一轮分红潮的主力。后市来看,随着年报季报披露窗口临近,市场或延续震荡格局,中长期则受益于降准降息预期及消费复苏主线,建议控制仓位等待企稳,配置上可关注高股息防御资产与新能源、深海科技等政策受益赛道,并警惕业绩不及预期及外部扰动风险。操作上,建议逢低建议关注AI、机器人、华为产业链等,以及受政策加持的消费板块。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