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警告可能下调美国AAA信用评级凸显债务违约担忧,十四部门联合发文深化电信基础设施:昨日,大盘全天探底回升,创业板指相对偏强,沪指险守3200点,截至收盘,沪指跌0.11%,深成指跌0.22%,创业板指跌0.05%。沪深两市成交额8569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42亿。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95.6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50.75亿元,深股通净卖出44.87亿元。盘面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2700只个股下跌,电力股再度活跃,燃气股午后异动,CPO概念股探底回升。下跌方面,AI应用概念股持续调整。港股方面,全天低开低走,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93%,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25%,盘面上,建筑与工程、电子设备与仪器、基础建设等板块逆市上涨;汽车、客运航空公司、医疗器械等板块低迷。
外围市场方面,周四公布的数据喜忧参半:一季度美国GDP增速上修,但当季美联储关注的通胀指标PCE物价指数增速超预期上修至5%;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小幅回升、升幅低于预期,但此前两周人数下修。数据公布后,市场加码押注美联储将继续加息,且6月加息25基点的几率超过五成。对利率前景更敏感的两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升幅曾接近20个基点,和基准十年期美债的收益率均刷新两个月高位。此外,惠誉警告可能下调美国AAA信用评级凸显债务违约担忧,违约风险压顶,投资者对下月初美国政府可能无法偿付的担忧加剧,债市继续体现违约风险,6月初到期的美国短债收益率盘中曾全线升破6.2%。多数美股板块继续下挫,但AI需求意外旺盛、季度营收和指引远优于预期的英伟达飙涨,收涨24.4%,带动芯片股全线反弹,支持纳指和标普走高。截至收盘,纳指收涨1.71%,标普收涨0.88%,道指收跌0.11%。
消息面上,昨日工信微报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双千兆”网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部署推进新一轮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其中提到推进“双千兆”网络统筹集约建设,加强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推进重点场所5G基站站址等。现阶段中国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畅通的网络环境是其前提,截至2022年底,中国千兆宽带用户数达到1.15亿户,较上年末净增2354万户,千兆宽带渗透率19%,较上年末增长3.4PCT,类比2016年百兆宽带渗透率,其2016-2019三年时间内加速渗透,叠加数字经济大背景,千兆网渗透率增速有望超百兆。除三大运营商外,接入网侧、通讯基建等景气度也有望上行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
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大力推进水网数字化、调度智能化、监测预警自动化,加强实体水网与数字水网融合,提升水网工程科技和智能化水平,且时间节点明确,到2035年,国家水网工程良性运行管护机制健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调度运用基本实现。此外,水利数字化已有多个政策催化:如《“十四五”水利科技创新规划》、《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等,2023年江苏、浙江等超过20个省市自治区发布水利投资计划,水利孪生、全国水利普查项目、全国水利一张图等建设持续推进。此次高级别政策更将水网建设提到重要位置,相关建设有望持续推进,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
昨日机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DRAM产业营收约96.6亿美元,环比下降21.2%,已续跌三个季度。出货量方面仅美光有上升,其余均衰退;平均销售单价三大原厂均下跌。目前因供过于求尚未改善,预计Q2 DRAM跌价13%-18%,然而在原厂陆续减产后,DRAM下半年价格跌幅将有望逐季收敛,目前已看到些许迹象,如美光三星近日表示将不再接受低于当前成交价的订单;三星为了应对下游高库存,宣布减产,积极控制生产端产能,加速推动供需平衡。此外,由于存储芯片需求下滑,铠侠和西部数据正积极推进合并事宜,两家公司希望整合其闪存业务提高竞争力,力抗三星等竞争对手,合并成功后有利于优化存储供给格局。此外,近日美光在华销售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按照《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公司产品。美光在全球DRAM和NAND Flash市场分别占据25%、12%的份额,在车用存储市场占比超40%份额,国产厂商有望分得一定份额,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
综合而言,目前国内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市场资金环境相对充裕,货币政策也相对温和,但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和人民币贬值压力等问题使当前市场扰动因素增加,A股情绪转冷呈震荡调整。一季报使大部分行业的业绩底部逐渐浮现,但二季度经济若持续偏弱运行则可能会继续压制A股盈利预期,进而使市场延续震荡走势。建议逢低关注需求放量及政策支撑的数字经济、AI产业以及受益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立的优质央国企和半导体,长期关注新能源产业链。
本焦點報告(連帶相關的資料)由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元大證券(香港)”) 撰寫。本焦點報告的資料來自元大證券(香港)相信可靠的來源取得,惟元大證券(香港)並不保證此等資料的準確性、正確性及或完整性。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僅供參考之用途,並不構成任何買入或沽出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之要約。本焦點報告並無顧慮任何特定收取者之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風險承受程度,投資者在進行任何投資前,必須對其投資進行獨立判斷或諮詢所需之獨立顧問意見。本焦點報告內所提及之價格僅供參考之用途,投資產品之價值及收入可能會浮動。本焦點報告內容或意見可隨時更改,元大證券(香港)並不承諾提供任何有關變更之通知。元大證券(香港)及其董事、行政人員和雇員可能有在本焦點報告中提及的證券的權益和不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及不對使用本報告之資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上任何責任。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