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前2月工业、投资、消费数据同步改善,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信号正在增强
2025/03/18 08:24

前2月工业、投资、消费数据同步改善,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信号正在增强:3月17日,A股市场全天窄幅震荡分化,沪指涨0.19%,深成指跌0.19%,创业板指跌0.52%。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5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188亿。从板块来看,深海科技概念股延续强势,东方海洋等涨停。机器人概念股反复活跃,福达股份等10余股涨停。据Wind数据显示,南向资金今日成交约1095.95亿港元,约为恒指昨日成交总额的44.77%,份额与前一日持平。外围市场方面,顶住零售逊色压力,美股指两日反弹,中概股走强,中概指数收涨4%,创三年新高,百度涨9%,京东涨近5%,阿里涨超4%。2月份美国零售销售增幅不及预期,且前一个月的数据被下调,引发了人们对消费者支出放缓的担忧。特朗普:将4月2日征收广泛的对等关税,并针对特定行业征收额外关税。媒体称美国贸易代表设法“有序”推行关税计划,美股涨幅扩大。
3/17日统计局发布中国1-2月经济数据,工业、投资、消费同步改善,结合高频数据,均指向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正在增强。首先,工业端,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7.7%、30.2%、27.0%,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端制造业增加值以及产量增速继续领跑。投资端,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其中,开年基建投资逆周期正在发力、制造业投资持续展现较强韧性,而地产投资仍然延续底部盘整的格局。不过,地产竣工、销售数据边际好转,房屋竣工面积15.6%(前值-27.7%),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7.8个百分点。
近期一二线城市一二手房成交市场回温,成交价格企稳略升,预计在政策环境偏暖以及居民预期好转下,三四线城市楼市亦将逐步企稳,2025年地产业对经济的拖累减弱。近期16个省市重大工程项目清单38万亿,在投资结构上向人工智慧、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获专项倾斜,随着地方化债稳步推进腾出财政空间,今年地方跟随中央加码基建稳增长。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万亿,同比增速回升至4.0%(前值3.7%),中国消费正在缓慢复苏但是内生动力仍然不足。
2025年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此次发布会释放了一系列旨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信号,主要内容包括:稳股市、稳楼市首次纳入促消费顶层设计,国家发改委明确强调稳股市、稳楼市,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和底气,释放财富效应带动消费需求;以旧换新补贴加码扩围,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财政贴息+就业补助双管齐下,中央财政拟对消费领域贷款贴息,降低消费信贷成本,2025年安排667.4亿元就业补助资金,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意愿;社会保障强化释放长期消费动能,财政加大养老、医疗、教育投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退休金上调,居民医保补助提至700元/人,教育支出扩容及助学政策优化间接提振消费意愿。2025促销费为十大工作重点的首项,3/1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各部门和省份积极响应出台育儿补贴,进而带动相关产业消费潜力。
综合来看,虽然前两个月消费数据低个位数增长、房地产投资仍接近双位数下滑,显示中国经济内生动力不足。不过中国经济回升的信号正在增强,工业端高端制造业领跑、投资端专项债发行前置带动基建加码形成实物工作量、消费端一揽子重磅政策出台,中国经济修复正在经历从“政策托底”向“预期企稳+基本面改善”传导,共同帮助实现全年“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综合来看,全球政治经济叙事加速重构,而国内政策支持和产业趋势向好的环境继续支撑市场热度延续。短期市场风格趋于均衡,中期政策落地和产业变革则有望逐步带来基本面预期改善,市场中期向上动能仍然可期。方向上建议关注AI、机器人、华为产业链等,以及受政策加持的消费板块。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