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国办出台20条措施促销费:三大指数低开低走,上证指数收跌5.13%报2928.51点,创业板指跌5.56%报2169点,深证成指跌6.08%报10379.28点。两市成交额放量达8969亿元,恐慌情绪蔓延。北向资金净卖出44亿元。两市所有行业概念板块全线下跌,因业绩不及预期恒瑞医药、新华保险跌停,招商银行、五粮液、宁德时代跌超6%。两市超4500股飘绿,上涨个股不足150只,近千股跌超10%。海外市场道指涨0.7%,标普500指数涨0.57%,纳斯达克涨1.29%。欧洲STOXX 600指数收跌1.81%。德国DAX 30指数收跌1.54%。法国CAC 40指数收跌2.01%。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1.88%。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逾一周新低,一度较三年高位回落逾20个基点。美元指数连创逾两年新高。商品期货大幅调整,铁矿石等黑色系领跌铁矿石跌超10%。伦锌跌6%,伦锡半年来首次一日跌超5%、三个月来首次跌破4万美元,伦铜跌超3%创七周最大跌幅、近三个月来首次跌穿9800美元。黄金创近七周最大跌幅,两个月来首次跌破1900美元,钯金盘中跌超13%。
近期人民币出现急贬,从4/18收盘价6.3788到4/25盘中一度跌破6.60关口,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短五个交易日贬值超过3%。4/25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6,日内跌超700点。央行称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央行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有望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提振市场情绪。4/25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生效,预计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昨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意见提出,深入落实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推动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等多种措施,向实体经济让利。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管理,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延续运行时间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实施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落实好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纾困扶持措施。鼓励地方加大帮扶力度,支持各地区结合实际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措施,对特困行业实行用电阶段性优惠、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等政策,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稳住更多消费服务市场主体。此外,国办提出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慧家电下乡。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规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政策再加码支持汽车、家电、免税等消费行业。
发改委发文表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当前宏观政策发力重点,既有利于扩大当前需求、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又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大稳投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更好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投资平稳增长。近日发改委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分析讨论当前物价形势,分析下一步物价走势。专家分析认为,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疫情防控失序造成的产业链供应链紊乱短期内难以完全修复,不断加码对俄制裁,阻挠破坏和谈导致俄乌局势复杂化、不确定性加大,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仍将高位震荡,美国等西方国家高通胀的局面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充足,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只要保持定力,做好自己的事,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可以实现全年3%左右的CPI预期目标。
4/25多家大行、股份行3年期、2年期大额存单以及部分“特色存款”产品利率如期下调,普遍在0.1个百分点。据悉,在此之前,利率自律机制曾召开会议,鼓励部分银行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bp,并视情况在MPA考核中予以加分奖励。预计后续将有更多银行进行调整。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利率调整集中于商业银行的中长期存款利率,意在缓解银行负债成本和息差收窄压力,从而为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空间。金融管理部门近期分别对6家国有银行、12家股份行以及5家AMC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召开金融支持实体企业相关座谈会,主要对12家问题房企进行纾困指导,具体会议精神包括:放松问题房企的四证不全并购项目、涉及并购贷款置换土地出让金项目等合规性要求;存量的逾期贷款,可以补充增信后进行展期;对于房地产融资要全力支持,同时资金务必封闭管理等等。房企再迎精准“输血”有望加快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改善房企的后续资金状况。
昨日三大官方证券报纸均在头版文章中点评A股调整,中证报头版文章称,中长期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资本市场发展“稳、进”的逻辑并未改变;上证报头版文章称,稳增长大概率还会加码,机构普遍认为A股将逐步企稳并重回轨道;证券时报头版文章称,机构认为,市场估值调整或已接近极限。总的来看,A股大跌后监管层出手维稳汇率、出台促销费保房企等政策,有望短期提振市场情绪。但随着年报一季报出炉,业绩不及预期导致暴雷频出,基金一季报出炉显示公募仓位仍维持高位,A股大幅调整导致公私募被动止损与基金赎回潮仍在持续,A股筑底反弹仍需等待。不过随着市场调整,估值调整至低位的绩优个股迎来布局机会。建议逢低关注低估值基建产业链、一季报超预期、疫后复苏等板块,待赛道股充分调整中长期逢低布局光伏新能源等。
焦点报告(连带相关的资料)由元大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元大证券(香港)”) 撰写。本焦点报告的资料来自元大证券(香港)相信可靠的来源取得,惟元大证券(香港)并不保证此等数据的准确性、正确性及或完整性。本焦点报告内容或意见仅供参考之用途,并不构成任何买入或沽出证券或其他金融产品之要约。本焦点报告并无顾虑任何特定收取者之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风险承受程度,投资者在进行任何投资前,必须对其投资进行独立判断或咨询所需之独立顾问意见。本焦点报告内所提及之价格仅供参考之用途,投资产品之价值及收入可能会浮动。本焦点报告内容或意见可随时更改,元大证券(香港)并不承诺提供任何有关变更之通知。元大证券(香港)及其董事、行政人员和雇员可能有在本焦点报告中提及的证券的权益和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陈述及不对使用本报告之数据而引致的损失负上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
未经元大证券(香港)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为任何目的复制、发出、发表此焦点报告,元大证券(香港)保留一切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