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证监会于2024年11月15日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正式稿,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正式版本相较征求意见版整体松绑。包括适度放宽长期破净公司估值提升计划等相关要求,仅对市净率低于所在行业平均水平的长期破净公司要求制定估值提升计划并专项说明,而非征求意见稿中的所有长期破净公司;其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安排由“必做题”调整为“选做题”。三是增加上市公司股价异动处理的灵活性。对于上市公司市场表现明显偏离上市公司价值的,正式版本去掉“依规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的要求,对于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异动等情况严重影响投资者判断的,征求意见稿要求董事长召集董事会研究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具体措施,正式版本删除此要求。自浩欧博停牌核查监管转向趋严,市场解读指引是对股票炒作的重大利好。不过媒体称接近监管人士表示,正式稿的修改一方面是因为交易所的规则已经对股价异动公告有明确的要求,无需重复;另一方面是根据公开征求意见的回馈,原条文的写法可能在实务操作中引发歧义,或被误读为董事会的责任仅限于按规定发布股价异动公告。此外,指引增加应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覆盖指数,除沪深300、科创50、科创100、创业板指、北证50外,新增中证A500、创业板中盘200指数。银行、房地产、基建等传统行业板块是破净股集中地,市值管理有望引导破净央国企估值回归。
根据财联社报导从深圳市委金融办获悉,目前深圳已起草《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上市公司和产业企业并购重组 助力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相关正式文件等征求意见后会择机出台。另据记者从其他业内人士处独家获得上述征求意见稿全文,上述文件共提出十一条政策措施: 建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库; 扩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储备范围; 持续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丰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融资管道;支持上市公司开展并购业务“走出去” 打造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服务和互联互通中心; 培育壮大并购重组专业化服务机构; 构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人才汇聚高地; 提升大湾区并购重组辐射影响力; 强化并购重组联席会议机制和保障措施; 其他事项。 不止是深圳,记者注意到,近期以来多个地方政府强调要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当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其中重点提出要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并购重组创新产品以提供并购贷等综合支持。并购重组关注度有望卷土重来。
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采矿业+4.6%,制造业环比继续扩大0.2个百分点至5.4%,电热燃水+5.4%。10月中国制造业景气度边际提升,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带动。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2.3万亿元,同比增长3.4%,分领域看,基建投资+4.3%,制造业投资+9.3%,房地产开发投资-10.3%。基建、制造业投资小幅增长,而地产投资延续底部盘整的格局。前地产前端拿地、开工数据均在底部调整,不过完工以及后端销售数据降幅收窄。10月社消增速扩大1.6个百分点至4.8%,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双十一居民消费意愿回暖,家电、汽车表现亮眼。11月前1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量同比+41%,环比+45%,各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推动带动消费缓慢增长。10月中国宏观景气度回升,刺激政策的效果还将会逐步进一步显现。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一、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二、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三、本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本公告所列产品适用的出口退税率以出口货物报关单注明的出口日期界定。整体来看短期降低税率加大部分企业的经营压力,不过中长期降低对市场补贴,有望留存更多资金刺激内需;同时有望加速部分过剩产能去化。
截至11月17日,数据显示,距离中证A500指数发布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与中证A500相关的基金产品规模已突破2100亿元,逼近2200亿元,创下指数相关产品规模最快增长纪录,持续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国务院参事尹中立发文称,股市波动率高的“罪魁祸首”是机构而不是散户 每当市场形成下跌趋势,机构投资者往往成为杀跌的最重要力量。总的来看,此前涨幅较大的板块个股震荡消化,监管趋紧和人民币贬值加大市场波动,不过流动性仍然相对充裕为板块轮动提供表现机会,建议逢低布局并购重组、新质生产力AI国产软硬件、消费电子、机器人等。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14条”正式版,财政部、税务总局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2024/11/18 08:31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14条”正式版,财政部、税务总局调整出口退税政策:11/11-11/15整周沪指下跌3.52%,深证成指下跌3.70%,创业板指下跌3.36%。周五两市成交额1.83亿较此前2.5万亿有缩量。整周除传媒板块(+1.07%)外,其余板块均下跌。海外市场方面,上周五公布的美国零售销售数据强劲,有美联储官员延续鲍威尔偏鹰派措辞,甚至称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降息担忧冲击下,大选后狂欢消退,美股下挫,创两个月最大单周跌幅。整周纳指累跌3.15%,标普累跌2.11%,道指累跌1.24%。美元指数强势一度涨至107创一年新高,人民币一度贬超7.26。证监会于2024年11月15日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正式稿,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正式版本相较征求意见版整体松绑。包括适度放宽长期破净公司估值提升计划等相关要求,仅对市净率低于所在行业平均水平的长期破净公司要求制定估值提升计划并专项说明,而非征求意见稿中的所有长期破净公司;其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安排由“必做题”调整为“选做题”。三是增加上市公司股价异动处理的灵活性。对于上市公司市场表现明显偏离上市公司价值的,正式版本去掉“依规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的要求,对于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异动等情况严重影响投资者判断的,征求意见稿要求董事长召集董事会研究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具体措施,正式版本删除此要求。自浩欧博停牌核查监管转向趋严,市场解读指引是对股票炒作的重大利好。不过媒体称接近监管人士表示,正式稿的修改一方面是因为交易所的规则已经对股价异动公告有明确的要求,无需重复;另一方面是根据公开征求意见的回馈,原条文的写法可能在实务操作中引发歧义,或被误读为董事会的责任仅限于按规定发布股价异动公告。此外,指引增加应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覆盖指数,除沪深300、科创50、科创100、创业板指、北证50外,新增中证A500、创业板中盘200指数。银行、房地产、基建等传统行业板块是破净股集中地,市值管理有望引导破净央国企估值回归。
根据财联社报导从深圳市委金融办获悉,目前深圳已起草《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上市公司和产业企业并购重组 助力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相关正式文件等征求意见后会择机出台。另据记者从其他业内人士处独家获得上述征求意见稿全文,上述文件共提出十一条政策措施: 建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库; 扩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储备范围; 持续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丰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融资管道;支持上市公司开展并购业务“走出去” 打造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服务和互联互通中心; 培育壮大并购重组专业化服务机构; 构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人才汇聚高地; 提升大湾区并购重组辐射影响力; 强化并购重组联席会议机制和保障措施; 其他事项。 不止是深圳,记者注意到,近期以来多个地方政府强调要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当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其中重点提出要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并购重组创新产品以提供并购贷等综合支持。并购重组关注度有望卷土重来。
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采矿业+4.6%,制造业环比继续扩大0.2个百分点至5.4%,电热燃水+5.4%。10月中国制造业景气度边际提升,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带动。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2.3万亿元,同比增长3.4%,分领域看,基建投资+4.3%,制造业投资+9.3%,房地产开发投资-10.3%。基建、制造业投资小幅增长,而地产投资延续底部盘整的格局。前地产前端拿地、开工数据均在底部调整,不过完工以及后端销售数据降幅收窄。10月社消增速扩大1.6个百分点至4.8%,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双十一居民消费意愿回暖,家电、汽车表现亮眼。11月前1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量同比+41%,环比+45%,各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推动带动消费缓慢增长。10月中国宏观景气度回升,刺激政策的效果还将会逐步进一步显现。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一、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二、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三、本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本公告所列产品适用的出口退税率以出口货物报关单注明的出口日期界定。整体来看短期降低税率加大部分企业的经营压力,不过中长期降低对市场补贴,有望留存更多资金刺激内需;同时有望加速部分过剩产能去化。
截至11月17日,数据显示,距离中证A500指数发布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与中证A500相关的基金产品规模已突破2100亿元,逼近2200亿元,创下指数相关产品规模最快增长纪录,持续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国务院参事尹中立发文称,股市波动率高的“罪魁祸首”是机构而不是散户 每当市场形成下跌趋势,机构投资者往往成为杀跌的最重要力量。总的来看,此前涨幅较大的板块个股震荡消化,监管趋紧和人民币贬值加大市场波动,不过流动性仍然相对充裕为板块轮动提供表现机会,建议逢低布局并购重组、新质生产力AI国产软硬件、消费电子、机器人等。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