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一季度中国GDP增长5.4%,沪深300ETF首次突破万亿规模
2025/04/17 08:27
一季度中国GDP增长5.4%,沪深300ETF首次突破万亿规模:4月16日,A股沪深指数分化,沪指尾盘倔强翻红,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仍低位调整,大金融、大消费走强,科技股全线哑火,市场逾4300股下跌。上证指数收涨0.26%报3276点,深证成指跌0.85%,创业板指跌1.21%,北证50跌1.13%,科创50涨0.81%,万得全A跌0.53%,万得A500涨0.11%,中证A500涨0.07%。A股成交1.14万亿,上日为1.11万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鹰派”讲话带崩美股。鲍威尔表示,关税政策潜在影响的不确定性正在升高,可以预见到“通胀将上升且经济增长将放缓”,将使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鲍威尔还否认了投资者押注的“美联储看跌期权”(即市场大跌时美联储会出手救市)。欧美股市多数收跌,道指跌1.73%,标普500指数跌2.24%,纳指跌3.07%。英伟达跌超6%,特斯拉跌超4%,苹果跌逾3%。美国3月零售销售大幅上涨1.4%,为2023年1月以来的最大环比增幅;销售额同比增长至4.6%,为自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关税增添不确定性,阿斯麦Q1新增订单锐减45%,远不及预期,维持全年销售指引不变。
中国202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值的5.0%-5.2%,名义GDP略有回升至4.6%(2024全年为4.2%),预计“抢出口”效应下出口表现有韧性(3月+12.4%)以及工业增加值强劲反弹(3月+7.7%)是主要拉动力。工业增加值三大类同步扩增,采矿业增长9.3%(前值+4.3%),制造业增长7.9%(前值+6.9%),电热燃水增长3.5%(前值+1.1%),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5.4%、44.9%、26.0%,中国高端制造品延续强劲增长。投资端,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2%,基建投资逆周期缓慢发力、制造业投资持续展现较强韧性,而地产投资仍延续底部盘整格局。2025Q1中对美出口1156亿美元,假设Q2-Q4中国对美出口下降50%-80%,则出口额的减少占据中国3.58万亿美元出口总量的5.7%-9.1%,静态预估其对GDP增速的拖累约0.3-0.5个百分点。预计中央和地方还将通过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支持,后续观察地方专项债和特别国债扩容以及央行降准降息的落地。鉴于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将2025全年经济增长预估值下调至“4.8%”(Q1-Q4分别为5.4%、4.7%、4.6%、4.5%)。
外交部回应美对华加征245%关税,中方已多次阐明在关税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这场关税战是美方发起的,中方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和国际公平正义,完全合理合法。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提出48条具体任务举措,既涵盖了餐饮、住宿、健康、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育赛事等主要行业领域,也包括了旅游列车、空中游览、跳伞飞行、超高清电视、微短剧等新业态、新场景。
截至4月15日,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整体规模已达到10038.67亿元,成为了我国首个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的宽基ETF赛道。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最新规模达3648.42亿元,是市场上唯一一只规模超过3000亿元的股票ETF;易方达沪深300ETF规模达2512.92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规模分别达1806.21亿元、1604.69亿元。综合来看,国家队再度出手释放维稳市场信号,不过后续中美关税对于出口相关板块的影响将从Q2逐步显现,对经济仍需关注。建议结构上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国产科技自主可控(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国防军工等)建议逢低布局;二是受益于扩内需政策支持,基本面预期修复且估值性价比较高的内循环消费优质资产。

版權所有                  

未經元大證券(香港)事先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為任何目的復制、發出、發表此焦點報告,元大證券(香港)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