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列表
本周美联储将召开1月利率决议会议,中国人行再下调政策利率释放政策信号
2022/01/24 08:28

本周美联储将召开1月利率决议会议,中国人行再下调政策利率释放政策信号:上周A股股指高开低走,上证指数上涨0.04%,收报3522.5点,深证成指下跌0.86%,收报14029.55点,中小100上涨0.05%,创业板指下跌2.72%;行业板块方面,计算机、银行、食品饮料涨幅居前;主题概念方面,连板指数、电子政务指数、大数据指数涨幅居前;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0988.7亿。场内资金从高估值板块向低估值板块明显切换,在存量资金博弈以及风险偏好降低背景下,资金倾向于拥抱低估值、确定性更高、业绩边际改善预期的金融和消费板块。此前强势的CXO、军工、半导体、新能源等赛道股表现普遍不佳。资金面上,上周MLF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5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1/21日央行宣布,SLF利率跟随式调降,此次隔夜品种降至2.95%、7天SLF利率降至3.1%,收窄R001波幅,为R007封顶。利率下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信贷需求,2022年宽货币将向宽信用传导,社融增速有望触底回升。
上周全球股指波动加剧,美股三大股指跌幅较大。具体看,上周美股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下跌7.55%、5.68%、4.58%;受美股联动影响,欧洲股指、新兴市场股指均出现大幅波动。本周美联储将召开1月利率决议会议,预计会议将会进一步明确缩表与加息的路径。截至目前,市场对美联储3月开启加息的预期已经比较充分。根据CME观察显示,市场对于美联储3月开始加息预期概率升至97%(年初为61%),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从年初的1.5%附近一度升至1.87%,创近两年来新高。在美国通胀持续攀升、失业率处于低位的背景下,本轮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缩,可能在前期节奏更快,需在上半年更关注美联储货币紧缩超预期的风险。1/22日美国官员表示,美国国务院已下令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人员家属最早于1/24日开始撤离乌克兰,外围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将加剧全球市场波动。
截至1月22日,已有26个省份召开两会并披露了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要点。从经济增长目标设置来看,绝大多数省份的GDP目标设定在5.5%或以上(图表1),增速目标的中位数为6.5%,按照各省2021年GDP规模加权得到平均GDP目标增速约在6.1-6.2%之间。分省来看,增速目标较高的省份多为中西部省份,比如湖北、河南、内蒙古、辽宁等省设置的增速目标,比2021年复合增速高2个百分点以上。而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大省目标增速均在5.5-6%,其中江苏、重庆、浙江的增速目标低于2021年实际复合增速。15个省份披露了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中位数为8%。部分省份还出台专项政策推进稳投资,比如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政策二十条》、上海市《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山东省《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等。各省列出2022年计划推进的重大项目领域,并结合本地发展规划,作为扩大投资的重点。固定资产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传统基建关注交通、城镇改造、保障住房等领域,新型基建与数字经济仍是新动能的发展重点。“双碳”政策更加侧重于通过清洁化技术改造、新能源项目建设等建设性的方式来拉动经济,而避免“一刀切”。促消费的政策主要针对文旅消费及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具体力度有待进一步跟踪。
针对当前国内“预期转弱”的压力,12月以来,央行降准降息落地。结合央行金融数据发布会上的表态,央行稳增长诉求更加明确。1月央行降息旨在带动资金面成本下行,降低实体经济部门成本,稳定和改善预期。从引导宽货币到宽信用时间周期看,未来1-2个季度,市场仍将处于“宽货币”窗口期,国内宏观流动性预计保持相对宽裕。宽信用是央行宽货币的最终诉求,预计后续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在边际上调整,此外还有“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等。临近春节,A股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扰动和长假前消息面不确定性影响,增量资金入市动力不足,A股仍呈结构性行情特征。12月以来,国内稳增长政策前瞻性发力,央行降准降息接连落地,且后续降息仍有空间,市场处于“宽货币”窗口期,宏观流动性有望维持相对宽松。结构上,“宽信用”才是央行宽货币的最终诉求,基建和房地产是重要抓手,地产调控政策有望边际宽松,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基建等是重点发力方向。配置上,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1)以券商、银行为代表的低估值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2)PPI向CPI传导,具备涨价优势的必选消费品。3)碳中和与科技制造仍是更具政策和盈利确定性的主线,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

免责声明

本焦点报告(连带相关的资料)由元大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元大证券(香港)”) 撰写。本焦点报告的资料来自元大证券(香港)相信可靠的来源取得,惟元大证券(香港)并不保证此等数据的准确性、正确性及或完整性。本焦点报告内容或意见仅供参考之用途,并不构成任何买入或沽出证券或其他金融产品之要约。本焦点报告并无顾虑任何特定收取者之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风险承受程度,投资者在进行任何投资前,必须对其投资进行独立判断或咨询所需之独立顾问意见。本焦点报告内所提及之价格仅供参考之用途,投资产品之价值及收入可能会浮动。本焦点报告内容或意见可随时更改,元大证券(香港)并不承诺提供任何有关变更之通知。元大证券(香港)及其董事、行政人员和雇员可能有在本焦点报告中提及的证券的权益和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陈述及不对使用本报告之数据而引致的损失负上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                 

未经元大证券(香港)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为任何目的复制、发出、发表此焦点报告,元大证券(香港)保留一切权利。